蓝图落地南海之滨,湾区之心跃动世界。
8月5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正式举办,向社会各界介绍《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展现南沙三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双德会表示,南沙作为“桥头堡”,已成为链接粤港澳、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重要门户,为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贡献了“广东经验”与“南沙力量”。
三年来,南沙积极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以粤港澳合作为纽带,在对外经贸、航运枢纽、规则创新、国际交往等领域持续突破,交出了一份兼具“湾区特色”与“国际范儿”的商务答卷。
国际航运枢纽能级跃升,链接全球更高效
龙穴岛的海边滩涂,如今矗立着全球领先的智能集装箱码头——无人导引车沿着北斗导航轨迹穿梭,5G远程操控的岸桥精准完成集装箱装卸,这是我国首例由国内科技力量打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代表着中国港口智能化建设的最高水平。
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投用后,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2400万标箱,跻身全球单一港区前列。2024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外贸占比达到50%,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成为国内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港。
在航线方面,南沙港区累计开辟200多条集装箱航线,其中170多条外贸航线通达全球310多个港口。多式联运网络加速织密:水水中转方面,江海联运开通73条驳船支线,推动“湾区一港通”从南沙覆盖至大湾区18个主要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方面,海铁联运实现常态化运营,2024年作业量超45万标箱,实现“海、陆、铁”高效衔接。
港口的能级跃升,也催生了产业蝶变。在南沙港区后方,建有250多万平方米大型物流仓库群。依托通达全球的航运物流网络,服务于跨境电商、汽车出口等外贸新业态。
如今,南沙综保区连续三年在全国发展绩效评估中获评A类,特色产业领域也成功打造多个“重量级”产业地标:建成工程塑料粒分拨中心,为制造业原料供应提供坚实保障;打造保税药品分拨中心,助力医药产业高效流通。
当前,南沙正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推动中心与港澳机构探索船舶交易、买卖撮合等业务合作,为航运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资金结算、存管、融资等金融服务。
目前广州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已获得交易场所资质,航交公司平均每年完成船舶交易200艘以上,交易额约30亿元,船舶交易量位居我国航运交易平台(机构)前列。
南沙还探索设立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已吸引广州港股份等2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航运交易、船舶管理、海事咨询等多元业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航运交易、海事服务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跨境投融资驶入“快车道”,企业“走出去”底气足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从未关闭过的口岸,南沙见证“海上丝路”的繁荣,如今也带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的加持下,南沙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开通境外投资“南沙快线”,形成10大类、104项境外投资服务清单,专业服务集聚区进驻183家涉外服务机构,协助全省211家企业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累计为南沙“走出去”企业开具147份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帮助纳税人在境外享受减免税超1.85亿元。
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持续领跑。作为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区域,南沙累计办理相关业务超2.75万笔、交易金额突破500亿美元,并创建“全链”数字人民币跨境缴税模式,让企业缴税实现“零跑腿”。
同时,落地全省最大规模QFLP基金和首支QFLP基金利用外资案例,获批额度累计近300亿元,相较2023年翻倍。
国际经贸规则“试验田”,创新引领开放合作
2025年也是南沙自贸片区挂牌十周年。从“试验田”到“高产田”,南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
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形成18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5项获全国推广复制;已全面实施33项对接国际高标准开放试点措施,落地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出入境便利化政策,伴随华南片区规模最大的国际邮轮港口综合体——南沙国际邮轮母的常态化运营,经南沙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数量增长近10倍。
在经贸合作平台拓展方面,依托RCEP文商旅创新产业合作园,南沙举办“一带一路国家竹博汇”等品牌交流活动,构建起大湾区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经贸合作的核心枢纽。南沙还获批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并率先成立全国首家预制菜一站式出口(服务)平台。同时,启用华农渔业研究院,并挂牌运营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水产),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中央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区,培育全球独角兽中芯种业、“蔬菜种业第一股”绿亨科技等种业标杆,打造全国最大的热带观赏鱼种业基地。
在气候投融资领域,南沙更创下多个“全国首个”:发布全国首套穗港澳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揭牌“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香港服务中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联盟揭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粤澳共识”,创新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落地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广东省首个“绿色气候贷”“碳关税保险”等创新产品。近年来,南沙创新举办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创立气候投融资(南沙)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形成广泛国际影响力。
全球合作“朋友圈”扩容,国际影响力显著跃升
近年来,南沙盛事不断:累计三届大湾区科学论坛落地南沙,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科学创新合作平台,服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此举办,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媒体、智库、国际组织等机构的450余名代表齐聚南沙,共促全球媒体行业发展。这些国际盛会不仅让全球目光聚焦于南沙,更为国际合作搭建起高端对话平台,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务实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平台的建设,也为南沙集聚商机。通过高规格建设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穗港澳商会协作中心、港澳商协会之家等核心平台,南沙成功吸引近百家港澳及国际商协会入驻,汇聚全球商脉。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与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缔结友好,引入斐济国际商会等10家国际商协会,为企业跨境合作牵线搭桥,促进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
从协同港澳到链接全球,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标准“软联通”,南沙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三年成果既是《南沙方案》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更是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站在新起点,南沙正以更开放姿态,书写深化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新篇章。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南沙商务宣
股票配资门户,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股票配资导航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